C'est tout pour l'amour
题记:“一个敢于爱的女人是所有人中最勇敢的。”——乔治·桑
说起19世纪的法国文坛,可谓群星荟萃,巨匠云集。在众多大师级的名家中间,人们仍然无法忽视一个女子的名字——那就是乔治·桑。也许有些人更喜欢称她为杜德望夫人,但是闯入大众视野的这个奇女子显然更偏爱这个她自己起的、充满男子气概的名字,这个词尾少掉一个S的“乔治”也随着女主人的作品而声名远扬,成为一个传奇的名字。出生于两个世纪之前的女婴,在她呱呱坠地的时候一定不曾想到自己将会给法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文坛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法国文化部甚至将2004年(其诞辰两百周年)命名为“乔治·桑年”,以此来纪念这位了不起的女性。作为女性,她是欧洲女性解放运动的先驱,一生孜孜以求女性的正当权利和个人幸福;作为作家,她一直用笔来倾诉来探讨来剖析来质疑社会中妇女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努力为女性的权益进行抗争。她的努力和坚持正如她的天资和勤奋永远无法被人忽略。用雨果的话说:“她的创作是伟大的,拥有我们男性所有的禀赋,而又不失女性天使般的品质,是我们的世纪和法国值得骄傲的人物之一。”“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唯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虽然乔治·桑在今天获得的掌声和赞赏比同时代的任何一名女性要多,然而在当时人的观念里,一个身着男装、手夹烟卷、著作等身且与诸多异性交往频繁的女人怎么看都不是一个“良家女子”。如果以三从四德和相夫教子为标准,那么我们可以很客观的说当时大众对乔治·桑的侧目和非议不无道理。她的不安于室和风流多情,即使是以今天的标准看来,都可看作出格。然而抛开除了社会舆论的指责,我们单看乔治·桑本人的经历,又觉得其人行其事自有一番道理:乔治·桑自小丧父,深受祖母的影响。她喜爱卢梭的精神,追求平等,崇尚自由,长于思考。但身为贵族的祖母和平民出身的母亲的不和让她的生活蒙上了阴影,夹在两个对立的女人中的小乔治·桑先是避到了修道院,后又在家人的安排下早早的步入婚姻。仓促的成婚给乔治·桑带来的不是宁静幸福的生活。相反地,丈夫的平庸和个人生活的不和谐使我们的天才乔治·桑憔悴在家庭琐事上,灵动而富有生命力的精神生活逐渐委顿。寂寞和对现状的不满促使乔治·桑做出了她改变了其命运的重大的决定——离开丈夫,前往巴黎。
在巴黎这个充满艺术和浪漫的花都,从来不缺文学家和艺术青年。出来乍到的乔治·桑凭借自己的作品迅速打出了一片天地。她与于勒·桑多合作写下处女作《粉红和雪白》赢得了公众的好评。之后她一鼓作气独力写下《印第安娜》并开始用乔治·桑为名。从严格意义上说,这部小说并不是一部浪漫小说,也不是一部奇情小说。书中叙述的是极其平常的外省有产阶级的生活。乔治·桑并不想杜撰曲折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她想表现的只是有产阶级无所事事、单调乏味的生活。虽然乔治·桑本人深具浪漫主义气质,在这部小说中她却在浪漫主义方兴未艾之际逆潮流而动,选择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小说女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有产阶级妇女,既软弱又坚强。她被周围的空气压得喘不过气来,却又能顶天立地昂起头来走自己的路;她在日常生活中很害羞,在争斗的时候又非常勇敢;她细致而灵巧,维系着夫妻生活,但为了获得自己的幸福,却敢于不顾体面追求所爱;她没有自尊心,却又不把世俗的规矩放在眼里;她对所有人都不屑一顾,却对一个男子言听计从,神魂颠倒。乔治·桑本人不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吗?
乔治·桑在《印第安娜》里显而易见地抨击了当时的婚姻制度。她指出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令人失望的丈夫或情人是女子们痛苦的根源。书中的印第安娜年仅19岁,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退伍上校戴尔玛子爵,一个比她大三四十岁,生性粗鲁的男人。旁人把爱丈夫看作她的义务,而她却把这种道德约束视为无物,她不爱自己的丈夫,却爱上了勾引自己女仆的贵族雷蒙·德·拉米埃。乔治·桑借女主人公之口说出了她的爱情观:如果真正爱一个人,必须做好牺牲一切的准备。牺牲一切财富、名誉、地位而在所不惜。可惜的是,印第安娜的情人拉米埃却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他不想牺牲自己的仕途来得到爱情,最终娶了另一个女子。甚至当印第安娜离家出走,前来投奔时,冷脸相对。印第安娜的生命中两个男人,无论是丈夫还是情人,都是那么的让人失望,终于,印第安娜在绝望中投瀑布自杀而死。